“新四化”浪潮之下,汽車底盤架構正朝著電動化、智能化、集成化、輕量化的方向發展,以滿足智能汽車對高安全性、低噪音振動(NVH)、快速響應和環保節能的需求。江鈴底盤公司以產品為中心,以客戶需求為驅動,不斷拓展業務領域,今年上半年累計銷售23.94萬臺套,同比增長11%,進一步鞏固了其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。從傳統燃油車橋到新能源電驅橋,從集團內部到外部,從國內到國際市場……江鈴底盤公司的轉型發展之路正越走越寬廣。這一期《鈴聲》,我們將對話江鈴底盤公司黨委書記、總經理胡義華,聚焦企業的轉型發展之路,深入探討如何在變革中搶先機、贏主動。
Q:2023年以來,江鈴底盤公司轉型成效初顯,能談談公司的轉型策略嗎?
A:近年來,江鈴底盤公司緊扣產品轉型和數字化轉型兩條主線,聚焦電驅動橋市場開拓,以項目開發、質量提升、降本控費為抓手,全力以赴拼市場、抓項目、促轉型。產品轉型主要是針對市場變化、技術迭代、同質化競爭挑戰等問題,提升產品差異化競爭優勢。數字化轉型可以實現數據驅動管理決策,用數字化技術對傳統業務流程進行重塑,提升企業運營效率,提升產品綜合競爭力。我認為抓住這兩條主線,能有效開辟新的業務增長點,增強市場競爭力。
Q:2023年,江鈴底盤公司電驅動橋銷量達3.8萬輛,在電動輕型商用車領域市場份額達24.5%。2024年上半年,江鈴底盤公司乘勢而上,電驅動橋銷量同比增長30.5%,這標志著公司轉型策略已初見成效。這背后,我們做了哪些努力?
A:瞄準汽車“新四化”趨勢,我們加大電驅動橋產品轉型的資源配置和投入,先后開發了電動車直驅式后橋、集成式偏置電驅橋、集成式同軸電驅橋等共計5大平臺、約50余款產品。截至2023年,江鈴底盤公司累計為各類新能源輕型商用車供貨超過11萬臺套。我們電驅橋在同行業中布局最為全面,產品涵蓋了輕卡、小卡、微卡、輕客、微面以及皮卡等各系車型;以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為支持,持續打造正向開發能力;我們的客戶多元化,輕客后橋、皮卡后橋、輕卡后橋的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分別位列第一、第二和第四名。
Q:創新是第一動力,人才是第一資源。企業的轉型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,身處撫州的江鈴底盤公司區位優勢并不明顯,如何立足自身特點,做好企業的人才培育工作?
A:江鈴底盤公司實施了多元化的人才引進與培養機制,針對不同崗位的員工,采取差異化的培養策略,以實現人才培育的精準化和高效化。對于一線員工,我們與撫州職業技術學校合作開設了“江鈴班”,專注于培養具備實際操作技能的技術工人。迄今為止,已成功舉辦了10期共20個班級,為公司輸送了超200名技術熟練的員工。為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,我們與南昌大學、華東交通大學、贛東學院、中汽中心等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。2022年4月,我們與華東交通大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,確立了雙方在研發領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,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研發合作框架,合力解決汽車底盤和電驅動橋的關鍵技術難題。今年,我們開創了新型人才智力服務模式。在線上,在我們啟動了“智力·云工作”新場景,通過聘請技術專家線上協作參與重大技術項目的攻關;在線下,我們引進專家級人才,進一步強化公司在電驅動橋集成、電機開發、CAE仿真和NVH開發等領域的軟實力。
Q:行業競爭加劇,產品迭代加速,對企業研發效率、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江鈴底盤公司如何應對這一挑戰?
A:行業數據分析表明,產品項目70%以上的成本由產品設計階段決定。我們通過持續推進產品設計平臺化、模塊化,來降低產品開發成本和制造成本,縮短開發周期。依據產品承載扭矩的主要特性,我們將產品結構劃分為主減速器、橋殼、制動器等幾個核心模塊,并實施了模塊化開發策略。同時,公司設立了針對齒輪、軸承、油封、制動裝置及螺栓等關鍵部件的專業研發團隊,將平臺化與專業化有效融合。這一舉措顯著降低了開發和制造成本,并有效縮短了產品開發周期。目前,我們的傳統橋包含4大平臺、27個子平臺,而電驅橋產品則構建了5個平臺,廣泛覆蓋微型面包車/微型卡車、小型卡車、皮卡、大型廂式貨車及輕型卡車等車型。借助平臺化與模塊化的設計理念,我們的燃油車后橋實現了96.16%的零部件通用率,電驅動橋產品也達到了85.73%的通用率,公司已經具備快速響應國內外客戶定制化設計開發需求的能力。
Q:作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和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,江鈴底盤公司以創新為引領,聚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,推動科技成果轉化,有力支撐了轉型發展戰略落地。能否談一談江鈴底盤公司在提升正向研發能力方面的探索和實踐?A:目前,江鈴底盤公司已經構建的驅動橋仿真研發平臺,集成了強度、剛度、疲勞、潤滑和齒輪設計等多項仿真技術。仿真實驗數據與實車測試數據的吻合度高達91%,在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。近年來,江鈴底盤公司致力于打造NVH正向開發能力,掌握了電驅動橋齒輪設計開發和微觀修型技術,并在新項目中有效應用。其中,我們與華東交通大學、南昌大學聯合完成的項目“商用車驅動橋關鍵技術研究及推廣應用”榮獲2021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,該項目大幅提升了產品的NVH性能,提高了驅動橋總成疲勞壽命,多項技術達到國內領先、國際先進水平,成為企業科技創新成果的突出代表。此外,公司組建了專業的NVH技術團隊,對從總成到零部件、從設計到制造的整個流程進行嚴格控制,并通過試驗驗證確定產品下線接收標準。
同時,我們的實驗室獲得國家CNAS資質認可,并建立了完善的驅動橋試驗檢測體系,可完成電驅動橋和燃油橋總成各類性能、耐久試驗,以及關鍵零部件的臺架試驗。通過持續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,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,實現了專利質量和數量的顯著增長。
Q:江鈴集團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以來,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標桿企業競相涌現,江鈴底盤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。據我所知,江鈴底盤公司近幾年在數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方面進行了大量投入,并取得了顯著成效,能否展開談一談?
A:在集團的數字化轉型規劃指引下,公司圍繞“成為國內領先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底盤系統供應商”的愿景,提出2023-2027年數字化轉型規劃,制定“數智融合 價值創造”數字化戰略。為了推進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改造,推動產品研發、生產制造、倉儲物流、財務管理和自動化辦公等多個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升級。通過信息化和數字化手段,我們分三個階段對制造、研發、財務等關鍵業務流程進行了重構,確保數字化技術能夠精準地賦能運營管理——一是建立了數據收發存一體化的信息化平臺。數據中臺系統已初步具備從OA、釘釘、ERP、MES、集團HR、安環等系統自動抓取數據的能力。通過可視化報表平臺,實現了數據指標的透明化和可視化,從而輔助快速管理決策。二是在工藝管理模塊中,公司建立了包含典型特征工序知識庫、測量系統知識庫、典型失效模式知識庫的工藝知識庫,為結構化工藝設計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。這使得工藝文件數據能夠自動統計匯總生成,顯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確性。
三是啟動了ERP升級、MES、數據中臺系統等相關工作,實現了采購、倉儲、生產、交付、財務等業務流程的一體化和智能化。目前,江鈴底盤公司數字化轉型成熟度被評定為L7水平,獲評國家數字化成熟度2星標準企業,成為全國首批通過數字化轉型成熟度貫標星級評估的企業之一。同時,公司還被評為江西省智能制造標桿企業,并入選江西省“5G+工業互聯網”應用示范場景,公司“產品數字化設計與仿真”入選2021年度國家智能制造優秀場景。在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中,我們遇到了業務系統數據流不暢、數據未經過篩選等問題,導致數據孤島現象,未能充分發揮數字化技術在運營管理中的賦能作用。為應對數據孤島等挑戰,公司計劃通過搭建企業級數據中臺和數據總線平臺,并在建設客戶管理系統、質量管理系統、供應商管理系統的基礎上,進一步完善供應商協同平臺。目前,這些措施已初見成效。
Q:江鈴底盤公司提出了“輕型商用車驅動橋市占率保持領先地位、出口市場占比突破20%、電驅動橋銷量占比達40%”的目標,目標的制定依據是什么?為實現這些目標,公司制定了哪些具體的實施路徑?
A:基于對行業趨勢、主要客戶市場規劃以及潛在市場機會的深入分析和研判,我們提出了“輕型商用車驅動橋市占率保持領先地位、出口市場占比突破20%、電驅動橋銷量占比達40%”的目標。在鞏固現有客戶關系的同時,我們不斷積極拓展新客戶和新市場,建立了多層級的定期交流機制,以及時掌握客戶市場的產品、技術、項目信息,從而構建起長期穩定的客戶關系。2023年,我們的產品直接出口及隨客戶整車出口的后橋數量達到5.1萬臺,占總銷量的14%。展望未來,我們將繼續擴大后橋出口業務,并積極開拓東南亞區域的出口市場。預計公司產品出口占比將來有望突破20%。在電驅動橋方面,2023年我們的銷量達到3.8萬臺,預計2024年銷量將突破5萬臺,銷售占比將超過15%。目前,我們承接的新產品項目中大部分是電驅動橋項目,產品線涵蓋輕卡、小卡、微卡、皮卡、輕客等多種車型。預計在未來幾年內,電驅動橋的銷售將實現快速增長,銷售占比有望達到40%。
“來而不可失者,時也;蹈而不可失者,機也。”從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與引進體系,到設計平臺化、模塊化的深度推進;從建立正向開發的核心競爭力,到大力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改造;從科學規劃發展藍圖,到精準執行戰略部署,江鈴底盤公司在轉型發展的浪潮中把握新機遇,應對新挑戰,塑造新優勢,在高質量發展航道上乘勢而上、破浪前行。展望未來,江鈴底盤公司將以更加堅定的步伐,在輕型商用車驅動橋領域開創更加輝煌的業績,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在國內外市場的地位,錨定“國內領先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底盤系統供應商”目標奮力前行。